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又称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一种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在一连串流程上,通过低编码与录屏的方式,“学习”人类的操作技能,实现替代人工,机器执行的作用。
gartner于2018年推出了首张全球rpa魔力象限图18家供应商上榜。亿欧整理了国内外主流rpa厂商,一共有40家。
从地区上看,外国rpa厂商集中在美国与欧洲。中国rpa厂商集中在上海、北京。
rpa的前身
rpa在中国的前身,是以按键精灵为代表的桌面自动化工具。
但二者存在相当大的区别。与来也科技合并的奥森科技,成立于2015年。奥森科技的创始人褚瑞,也是国内桌面自动化工具按键精灵的创始人。按键精灵是当年他和伙伴李玮在业余时间做的一个国产共享软件,创业早期,褚瑞还肩负着国家863的重大科研课题,只能利用闲暇时间,对按键精灵做一些新版本迭代。
同为按键精灵和奥森科技创始人的李玮对于二者之间的区别是这样回答的:“如果只是实现界面的自动化,其实按键精灵已经足够强大了。到了rpa领域,主要是为了实现办公领域的自动化,众所周知,办公软件的界面一般比游戏要简单,变化频率也不高,所以在界面自动化方面,rpa的要求反而更低了。
但是,rpa的领域比较广,要面对各行各业的业务人员,,所以强调流程/脚本编写起来足够简单, pa要求能够对流程集中管控,要求能够无人值守,这些需求确实是按键精灵不需要面对的。”
也就是说,rpa重视的是流程再造,纠偏和优化标准流程作业,最终实现开源节流的目的:一方面提升整体流程的产出效率,另一方面节省人工开支费用。
这就要求rpa企业非常熟悉某一行业或者场景下的业务流程,必须具备此领域的资深专家。此外,还需要客户企业内部具备一个既具有it基础,又懂业务流程的对接人,让rpa企业和对接人一同团结协作梳理流程,或者是重新设计。
中国rpa四类厂商的“英雄出处”
从构成上看,中国rpa厂商主要有四种公司:
第一种是互联网巨头,他们的rpa发展路径是“从内生到外化”。原来都是为了解决内部流程复杂、提升业务效率而发明的,在成熟之后向外部开放。比如阿里云rpa(原码栈)与平安集团的安小蜂,就是这样的案例。阿里云的码栈2011年诞生以来,在内部先后服务了淘宝、天猫、蚂蚁金服、阿里云、飞猪和集团管理平台,对外服务安踏、渤海财险、京博石化、中国进出口银行、百草味等50多家客户。平安的安小蜂服务的集团子公司包括平安产险、平安银行、平安科技与平安证券。
第二种是rpa领域的初创公司,以云扩科技、艺赛旗、新来也、弘玑cyclone为代表。这些公司在2018-2019年都拿到了融资。比如新来也(来也科技合并奥森科技)在2019年中完成3500万美元融资;同年中,云扩科技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前后获金沙江创投、明势资本、红杉资本的两轮融资等等。
第三种是ai公司。他们凭借强ai能力,强势切入rpa领域,使得rpa完成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升级。比如达观数据,达观数据的定位一直是人工智能公司,今年7月推出了ocr(光学字符识别)与 nlp(自然语言处理)于一体的达观智能rpa。
第四种是传统的软件公司,他们从oa软件层向外拓展。rpa不会和现有的erp/crm等软件it系统相悖,也不会互相干扰。代表企业有金蝶rpa、用友rpa等。
虽然入榜的中国企业数量多,但从市场份额上看,美国企业才是rpa市场的主要创收主体。据gartner相关统计,2018年全球rpa市场,top5分别是uipath、automation anywhere、blue prism、nice、pegasystems,五家企业占据全球市场份额47%,美国的五家公司就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还有机会吗?
当前规模虽小,却是潜力股
亚太地区的潜力发展较大,主要体现在增速上。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研究:预计到2024年,全球rpa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实现61.3%的年复合增长率,其中亚太地区的市场增速将在2021年达到181%,是平均年复合增长率的三倍。
亿欧预计,在亚太地区中,中国将占据主流市场份额,为什么中国的rpa市场发展潜力大?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中国本土企业数字化改造存量市场大,rpa市场增速高
根据ggv纪源资本近期做的一项调查,2018年中国it总花费1950亿美元,美国it总花费11000亿美元,前者约是后者的5分之一。另外,根据gartner数据,2019年rpa软件收入猛增63.1% ,成为全球企业软件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第二、借助ai势能,互利共荣
ai市场是大市场,rpa市场是小市场,但二者互利共生。ai与rpa技术的结合,为rpa创造出更多的市场空间。根据copell高配出品的《中国rpa商业洞察报告-中文版》数据, 2018年,中国rpa对ai市场的规模占比是4.8%,预计这个数字到2028年会上升到6.4%,届时中国rpa市场规模会达到51.5亿美元。
第三、rpa回报周期短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出品的《2018中国数字企业白皮书》指出:
1.中国数字化转型当前对企业未来竞争力提升作用明显,但是对财务绩效拉动尚不明显;
2.数字化转型中观望者比例最大,接近50%;
对比这两个结论可以推测出:
中国创业者们知道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有好处,但是近半数的企业还没有“动”起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无法评估it投入带来的财务回报。
尤其是中小企业,他们对财务回报数据更加敏感。阿里云首席智联网科学家丁险峰曾经说:“不用让企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0%的利润的提升已经能使中小企业非常满意了。”
根据勤业众信的分析文章,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具有快速回收投资效益的特点,平均小于12个月。此外,非财务的价值效益往往会超过单纯的成本效益,比如提升了流程的稳定性,可靠性等等。
rpa回报周期短的特性,尤其适合当前阶段处于数字化转型路口的中国企业胃口,可能会成为他们试水数字化转型的第一站。
作者:杨珊珊